|
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作為一名多年堅持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一線的優秀教師,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陸鑾眉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都有「兩門課」,為教育鼓與呼是「必修課」,為知識產權發聲則是「選修課」。 從關註老字號保護到建議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陸鑾眉在全國兩會上多次為知識產權工作建言獻策。過去一年,她在調研中發現,與傳統質押融資等方式相比,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融資規模更大、成本更低、投資風險更小,對於解決創新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激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陸鑾眉提交了一份「關於以知識產權證券化助推金融創新的建議」。在陸鑾眉看來,政策先行是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的根本,「我國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吸引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業務,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和運用;同時,探索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信息披露等標準和配套措施。」 在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企業通常面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難、交易難、知識產權價值不穩定等困難,如何化解上述風險?陸鑾眉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鼓勵設立技術或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積極組建知識產權包或產業專利池,有助於其規避相關風險。 「培育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夯實知識產權運營人才隊伍,是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礎。」陸鑾眉表示,知識產權證券化涉及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機構、基礎資產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及稅務服務機構、知識產權運營機構、法律服務機構等多個部門。我國應培養一批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管理的專業人才,打造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服務機構。 除了人才和服務機構,做好知識產權證券化服務的另外一環是搭建平臺。「我國應建設知識產權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證券化協同工作體系建設。通過服務平臺開展線上及線下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開展政策宣講和實務培訓,收集需求、聘請專業團隊完成可行性分析,對接各銀行、保險公司、券商等,為企業提供綜合性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推動創新型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陸鑾眉建議。 |